站点介绍
说起大名鼎鼎的《蒙娜丽莎》,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?
除了知道创作者是达芬奇,你还知道些什么呢?它究竟好在哪里?为何如此出名?
不知道?没关系,今天路上读书就来给大家严肃科普,赶紧把小本本拿出来做好笔记吧,说不定以后就成为你的社交装逼谈资。
1. 《蒙娜丽莎》,为自己而画的传世佳作在1503年,达·芬奇就开始创作这幅画了。当时他已经离开了米兰那位残暴的赞助人切萨雷·波吉亚,回到了佛罗伦萨。说起这幅画啊,相信大家脑海里都能浮现出它大概的样子。你可能好奇的是:这画的是谁呢?其实啊,画中人虽然有着神秘的微笑,但她本人并不神秘。说起这幅画,还得从达·芬奇第一次从米兰回到佛罗伦萨说起。当时,一位叫弗朗切斯科·德尔·焦孔多的丝绸商人,请达·芬奇为他24岁的妻子丽莎画像,达·芬奇爽快答应了。但这里边有个疑问,达·芬奇回佛罗伦萨的路上路过曼图亚城,那里的贵妇伊莎贝拉也请他画像,但他只画了个草图,后面就各种推脱逃避不想画,那么,他又为什么同意给这位无权无势的商人妻子画像呢?
一个可能的原因是,两家是世交,达·芬奇他爸皮耶罗曾经长期给焦孔多家当公证员。不过更有可能的是,比起显赫的贵妇,丽莎是更理想的模特。你想啊,面对贵妇,达·芬奇怎么着也得奉承下迎合下,对吧,再加上人家还有各种什么不要把我画胖了,脸画小一点,不要画侧面,诸如此类的无理要求,对丽莎呢,他可以随心所欲,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。当然了,丽莎本人也许确实美丽迷人,有着诱惑的笑容。对了,画的名字之所以叫《蒙娜丽莎》,其实是“丽莎夫人”的缩写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达·芬奇的这幅作品,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丽莎而画,而是为自己绘制一副不朽的、具有传世之美的作品。
事实上,这幅画从未交付给焦孔多,他也没有拿到一分钱报酬。在达·芬奇剩下的十几年人生岁月,他一直把画带在身边,不断完善。直到他去世,《蒙娜丽莎》还留在他的工作室里,所以,说它是达·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也不为过。可以这么说,达·芬奇把毕生的观察和探索成果,都融入到这幅画中了,不论是绘画技巧、科学知识,还是对自然的迷恋、对内心的洞察,都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,最终成就了这幅直到今天依然让人们为之惊叹的传世佳作。那么,《蒙娜丽莎》这幅画究竟好在哪儿呢?
2. 《蒙娜丽莎》的构图之美在欣赏《蒙娜丽莎》的神秘魅力时,我们要从承载它的画板和颜料说起。这块画板取自一棵杨树树干的中间部分,木纹非常细腻。当然了,拿到画板可不是直接就画,而是要先预处理一下。达·芬奇在上面厚厚地涂了一层铅白色的底漆,这个操作很非主流,要知道,当时的画家常用的是石膏粉和白色颜料。
但达·芬奇知道,底漆对光线的反射效果更好,所以当你看这幅画的时候,眼睛会接收到表面颜料和底漆的双重反射,画面因此更立体、更深邃,还会随着周围光线的不同而变化,活灵活现。不用说,这都是达·芬奇光学研究的成果。
达芬奇
至于颜料,达·芬奇把一点颜料融入油中作为釉料。为了描绘丽莎脸上的阴影,他开发出了一种铁锰混合物制作的棕色颜料。这幅画的绘制过程,绝对是慢工出细活,他下笔轻柔细腻,每次只上薄薄的一层,在十几年的时间里,前后反复涂抹了三十层左右。除此之外,他在上釉时还故意用了不规则的笔法,尽可能模拟皮肤的自然纹理。我们再来看构图,丽莎坐在凉廊的椅子上,廊子的柱基在画面左侧,但你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。丽莎双手交叠,左手搭着椅子的扶手,身子微微扭转。这样的动作安排,赋予了画面独特的动态,就仿佛丽莎刚刚察觉你走进凉廊,转身冲你微笑的瞬间。对于丽莎衣着的描绘,达·芬奇更是把他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当年他当学徒时候练的衣褶写生,如今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,丽莎的衣袖表面高低起伏,闪着丝绸的光泽;衣服的领口,装饰着他最喜欢的螺旋图案;丽莎的头上罩着一层薄纱,要不是她前额的边缘线,你几乎注意不到这层纱的存在,绝对可以用“薄如蝉翼”来形容。由于细腻的晕涂法,整幅画都笼罩着柔和的模糊感,充满了神秘的色彩。
维特鲁威人比例-达芬奇作
在描绘丽莎背后的风景时,达·芬奇用了一种俯视的角度,画出一片荒芜起伏的山川河谷,仿佛是远古的地貌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成形。这些朦胧的风景跟丽莎的形象无缝对接,体现出达·芬奇一直以来信奉的自然与人体的对比。
河流好比血脉,道路好比肌腱,岩石好比骨骼,跟丽莎的衣服和身体融为一体。正如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沃尔特·佩特对《蒙娜丽莎》的那段赞美:“世界的万千气象汇聚于她……一个永恒的生命,席卷起上万种感受。”
3.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说完了《蒙娜丽莎》的构图,我们再把注意力集中在丽莎的脸上。如果你注视着画中的丽莎,会觉得她似乎一直在看着你,无论怎么变换观察角度,她的视线好像都随你而动。这种肖像目光跟随观察者移动的效果,虽然并不是达·芬奇首创,但也许是因为在《蒙娜丽莎》这幅画中,达·芬奇对光影的把握让这种效果尤其明显,所以很多人直接叫它“蒙娜丽莎效应”。比丽莎的眼睛更神秘的,当然是她的微笑了。丽莎的微笑似有似无,你盯着看,会发现微笑一闪即逝,你移动目光,又会注意到她嘴角微微上扬。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,这个神秘的微笑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在1508年左右,达·芬奇回到米兰,在进行第二阶段的解剖研究时,他的笔记本上就曾出现过一个类似蒙娜丽莎微笑的草图。当时他整夜整夜地在医院里解剖人体,探索每一条肌肉和神经的运作方式,研究微笑形成的每一个元素,所有这些,都给后来创作《蒙娜丽莎》的微笑打下了基础。
除了解剖学知识,这个微笑中还包含着更深层的光学知识。达·芬奇意识到,光线进入人眼并不是汇聚在一点,而是投在整个视网膜上。视网膜的中央区域对颜色和细节比较敏感,周边区域则对这些比较迟钝,更善于感知阴影。也就是说,当我们直视某个物体,它看上去更清晰;而当我们用余光看,它往往显得更模糊,也比实际距离更远。利用这些知识,神秘的微笑最终成型。丽莎嘴角的细微线条略微向下,当你直视她的嘴唇,眼睛就会看到嘴唇清晰的轮廓和细节,让你觉得她并没有在笑;而当你把目光转向她的眼睛或者画的其他部位,嘴唇就会在你的余光之中变得模糊,嘴角的线条也就不那么清晰,但你还是能看到嘴角的阴影,再加上晕涂效果的作用,她嘴角上翘,仿佛在微笑。总之,《蒙娜丽莎》的微笑,你越是不经意地看,它就越明显,你越想看到,反而越捕捉不到。可以说,达·芬奇在这幅画中,不仅把动作与情绪的紧密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,更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终极领悟:我们永远不能从表象完全了解内心,外在表现和真实情感之间,总有一层薄纱般的朦胧感。照这么看,《蒙娜丽莎》早已不是一幅单纯的肖像画,而是达·芬奇智慧的沉淀,是他对人与自身和外在世界联系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