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介绍
论证解决“怎么样进行证明”的问题,是使文章串联成篇的重要方法。没有它,文章将是一盘散沙。今天友课菌跟各位说说论说文常用的论证方法?
根据已知的往往一般性原理、原则,推断证明某个详细的论点。(往往一般→个别)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人总是要死的,但死的意义有不一样。华夏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。为人民利益而死,就比泰山还重;替法西斯卖力,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,就比鸿毛还轻。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,他的死是泰山还得重的。
举出非常多实际,经历过归纳,证明一个往往一般性结论。(个别→往往一般)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滴水有恒,能穿透有来头;绳子有恒,能锯断木头;海浪有恒,能冲垮堤岸。所以恒心是成功的必备条件。
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剖析、分解,以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帝国主义争夺华夏一迫切,帝国主义和整个华夏的意见不合,帝国主义者互相间的意见不合,就同一时间在华夏境内进步起来,因此就造成了华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每天扩大,一每天激烈的混战,华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意见不合,就日益进步起来。
揭露和批驳对面的谬误,证明对面的观点是错误的,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。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言多必失,祸从口入。话过多,把自己底牌亮出,让自己处于消息不对称的地位,暴露自己的隐私与弱点,陷入被动的境地,极易破财。所以话多不是金。
用与论点在本质属性上基础相同或差不多,且又了解其结果的事物做论据,通过类比证明论点。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子墨子见王,曰:“今有人于此,舍其文轩,邻有敝舆而欲窃之;舍其锦绣,邻有短褐而欲窃之;舍其梁肉,邻有糟糠而欲窃之;此为何若人?”
王曰:“必有窃疾矣!”
子墨子曰:“荆之地,方五千里,宋之地,方五百里,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;荆有云梦,犀兕麋鹿满之,江汉之鱼鳖鼋鼍,为天下富,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,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;荆有长松文梓榆樟,宋无长木,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;臣以三事之攻宋,为与此同类。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。”
以理论性论据证明论点。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在我们的语言中,有一个最神圣、最崇高、最永恒、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、有着不朽的价值的词,那么是祖国。文天祥过零丁洋,浩歌“人的一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时,想到的是祖国;岳飞发出“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”的豪言时,想到的是祖国;谭嗣同面对刀俎,引颈就戮时,面不改色,“我自横刀向天笑”,他想到的还是祖国。
先假定对面的论点是正确的,以之为前提,进行合乎情理的引申,得出一个十分显然而荒谬的结论,从而驳倒对面的观点。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。他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,晚会上表演的轻佻音乐使他超级厌烦,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。
主子向他解答:“表演的是热门歌曲。”
赫尔岑反问一句:“热门的乐曲只是高尚的吗?”
主子听了很是吃惊:“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热门呢?”
赫尔岑笑着说:“那么,热门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?”
用人们容易理解的详细事物或道理,来解答较为深奥的事物或道理,但不合适作为直接论证。
———— 例句 ————
一些成功的得来,基础看似一蹴而就,带有一定的‘机遇’,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。它宛如一粒种子,深深埋在土壤之中,不停地溶解吸收养料水分,苦熬过严寒和干旱,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,而这时,‘机遇’便宛如适合的春雨,使种子得以顺畅地发芽、开花。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只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