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介绍
“您的订单已超时”
狭窄的电梯间里
响起了冰冷的提示音,
人们在生起同情的下一刻,
又陷入无奈的苦涩——
系统困住了外卖小哥,格子间困住了上班族,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被形形色色的枷锁所系缚,一如那句“人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”。
然而什么是束缚的源头?真正的随心所欲的自由又是什么?本期讲堂,我们就来简单聊聊“佛教的自由观”。
人身、言论、财务、时间,这是许多人苦苦追求、也经常为外界各种规则和条件所束缚的四种自由。
其可以简单概括为“不受限制和阻碍,随心所欲,想怎么样就怎么样”。
然而在佛教看来对这些世俗自由的追求,又恰恰形成了新的枷锁,正如古人请教禅师“如何团团转?”师仅一句“只因绳未断。”
因为凡夫心并非佛心,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,如果没有戒律与智慧加以调和指引,便容易被五欲役使,为情绪左右,变质为一种强烈的“我执”。
即一切最好顺着自己,对那些不顺心的人事物,便起嗔恨、怨念,于是言论自由成了诽谤、造谣的借口,财务自由成了贪污受贿的粉饰。
相比于通常意义上的世俗自由,佛教认为自由不是撤去外在的规则,而是自己不束缚自己。正如僧璨曾请示二祖如何从束缚中解脱,二祖只一问“谁来束缚你?”
因为这一系列把我们牢牢捆缚在生死轮回中的枷锁,尽是由自身的欲望与业力塑就,而要想获取自由便须从自身“六根”上使力,时时观照自己的“眼耳鼻舌身意”。
但这并不是不看、不听、不想,而是如实的看待人事物,而不添加贪爱、散乱的情绪,做到该吃饭时就吃饭,不去刷手机,也不去胡思乱想;该走路时就走路,眼睛耳朵不去攀缘于外,关注他人的着装等等。
如此便无需忧虑外界顺境或逆境的影响,在当下的每一个时刻,都能把心安住,这种通达无碍、远离烦恼的自由在佛教中便被称为“自在”。